《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项培林:岩土工程领域的领路人
项培林,上海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现任上海城建设计集团总工程师(岩土),上海力学协会岩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先后荣获上海市建设功臣、上海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记功个人等荣誉称号。
项培林从事岩土工程工作 38 年,伴随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一直坚持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科研一线。主持与审定各类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技术咨询累计数百项,解决了项目的重大技术难题,确保了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担任技术负责人或审定人的项目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荣获上海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16项、二等奖11项,主编行业工程建设标准3部,主编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3部,参编上海市和行业标准9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项培林在工作初期的近17年间,深耕于岩土工程勘察一线,先后主持了上海外高桥新港区一至三期工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芦洋跨海大桥等(特)大型港口、水运岩土工程勘察项目,足迹遍布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宁波舟山港、福州马尾港、厦门港等我国各大重要港区。结合项目深入静力触探、十字板、旁压、载荷板、浅地层剖面仪探测等原位测试生产及科研工作,熟练掌握了各类原位测试现场操作及成果应用,主持了英国剑桥自钻式旁压仪的开发和应用,在数项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参与了原位测试与薄壁取土器试样土工试验成果的系列对比试验工作,对上海地区软土的特性有了深刻的领悟。丰富的外业现场实践经验和原位测试科研经历,让他对岩土的特性了如指掌,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洋山深水港工程中,项培林主持了港区及周边全面的地质普查工作,采用浅地层剖面仪对水域进行大面积的探测,结合少量钻探资料及岛屿的工程地质测绘,初步掌握了港区水深条件、基岩埋深、覆盖层厚度等情况,为洋山港规划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针对港区口门多、水深、浪高、流急、流向多变等特点,对船型、锚型选择、钻进平台的搭建、钻探工艺的使用进行了各种探索和研究,得到了一套高效、保质保量的海域勘探施工工作方法。随着一期工程由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的逐步深入,对港区的地质条件有了更深的了解,建立了洋山港区地层分层体系,为洋山港后续几期工程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市政基础建设迅猛发展,项培林先后主持了亭枫及郊环高速公路工程、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11号线、闵浦二桥、崇明至启东长江公路通道工程、上海苏州河三期整治工程、横琴新区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涵盖高速公路、特大桥梁、高架桥梁、超大污水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大型越江隧道、超高层建筑等不同类型项目。他在地基处理、基坑围护设计、边坡设计与治理、土壤修复等专业领域也建树颇丰,曾多次参与重大项目现场抢险处置工作,因地制宜,科学应对,使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在珠海横琴新区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明挖段基坑工程中,针对巨厚层的淤泥层,调研了当地深基坑工程的事故和各类险情,提出了先将道路与隧道明挖段一并进行真空预压的软基处理的理念,后进行围护结构施工和基坑开挖,减少了道路、基坑分别进行地基处理的费用,实践表明,大大减少了围护结构造价,基坑开挖施工风险也大大减小,实施效果极佳,为当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安徽省亳州市建安路隧道穿越工程,隧道穿越涡河,采用围堰明挖施工,浅部分布约10米粉土层,围堰止水帷幕存在缺陷,基坑开挖导致流沙涌水现象。项培林数次到现场参加抢险处治工作,提出了在围堰钢板桩增加拉锚、旋喷桩加固止水帷幕、采用物探探测隧道底空洞并采取注浆处理措施、加强检测等抢险处治措施,险情得到有效控制,隧道变形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新区新松大道滑坡治理设计工程中,研究滑坡发生原因系疫情近2年的停工,坡面无防护,受雨水下渗影响,土体强度降低引起,发生2次滑动;分析勘察报告提供的强度参数,确定因滑坡影响土体强度降低程度,选取合理滑坡治理稳定性验算参数;确定采用坡脚增加反压措施,滑坡体采用框架梁植草护坡+预应力锚索,坡脚增加抗滑挡墙。监测结果表明,现场边坡加固效果显著,滑坡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边坡基本稳定。项培林十分重视科研创新工作,担任国家863计划专题课题“高频度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副组长、国家自然基金“现代有轨电车路基动力响应机理与设计理论研究”项目副组长,培养博士后1人;自主研发长江沼气收集、气压测试及释放装置,为过江盾构安全推进奠定了基础。砥砺求新,孜孜不倦。项培林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领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确保质量安全、创造了极高的经济效益,为工程勘察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